俄专家称哈萨克斯坦不应背离中俄 应共同发展
发布时间: 2013-02-25 浏览次数: 36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芳】据“俄罗斯之声”1月31日报道,日前,哈萨克斯坦有专家发表言论担心本国过于依赖中国和俄罗斯。针对此,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谢尔盖·卢贾宁针对奥埃佐夫的言论发表评论称,哈萨克斯坦不应背离中国和俄罗斯,而应与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发展。

  报道称,哈萨克斯坦文化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穆拉特·奥埃佐夫认为,哈萨克斯坦应把致力于中亚团结作为自己的外交重点,而不应过分依赖中国和俄罗斯。 奥埃佐夫强调,“当我们听到哈萨克斯坦40%的石油属于中国公司时,应当说这是向我们每一位敲响的警钟。”谢尔盖·卢贾宁称,此番言论反映出哈萨克斯坦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以及对可能发生的过分依赖大国的一种担心。

  报道还称, 谢尔盖·卢贾宁说:“哈萨克斯坦专家担心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燃料能源综合体影响的迅速增长——尤其是在烃类资源部门,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的确,中国对哈萨克斯坦能源的影响正在不断加强。这让哈萨克斯坦民众深感不安。不过,中国人之所以能控制着如此之多的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不应归咎于‘阴险的邻居’,而是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哈萨克斯坦政府就在积极执行一条吸引中国投资并让大型公司进入本国燃料能源综合体的政策。” 卢贾宁教授强调,所有这些都有合同和条约作依据,哈萨克斯坦经济也从中国获得相应的资金。所以,如果认为这就是“扩张”,那么这种扩张也是获得了哈萨克斯坦的许可。

  谢尔盖·卢贾宁还表示:“必须在本地区建立‘互补性经济’的观点看上去也具有争议性。在中亚较短的后苏联历史上已经有过几次由本地区国家(不包括俄中)建立次区域经济组织的尝试,但都已失败而告终。它们都已很快成了历史。遗憾的是,中亚人民的关系和经济并没有形成穆拉特·奥埃佐夫所说的那种‘互补型’。相反,本地区每年在水能、生态等其他问题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分界线’。”

  报道最后卢贾宁还指出,最为尖锐的问题就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不协调”,尤其是在水资源利用、边界划界、能源过境等问题上。激化并不是因为中国或俄罗斯的“扩张政策”,而纯粹是内部分歧的结果。实际上,有四个中亚国家以及俄中参与的上海合作组织在制度上就可大大增强本地区和人民的团结。(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