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联体五国组建“上海俱乐部”
发布时间: 2012-12-10 浏览次数: 40

    核心提示:12月7日,为了切实解决中俄之间的外贸问题,并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下称“上合”)相关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乌克兰五国驻上海的外交官成立了“俄通商务俱乐部”。

    就在温家宝总理结束访俄之行后于12月7日回到北京当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涨停。这恰恰是中俄贸易的真实写照,一方面,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加紧密;另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成为了中俄外贸商人的噩梦。

    12月7日,为了切实解决中俄之间的外贸问题,并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下称“上合”)相关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乌克兰五国驻上海的外交官成立了“俄通商务俱乐部”。 除了乌克兰,俱乐部所有成员均参与了上海合作组织,而该俱乐部也以上海为大本营,所以与“俄通商务俱乐部”的官方头衔相比,“上海俱乐部”可能更加通俗易懂。

    “这代表了我们五国和中国的经济交往迈出了务实的一步。”乌克兰驻沪总领事谢军(Serhiy Burdyliak)说。他特别希望借助俄通商务俱乐部这个平台,向中国投资者推荐该国的敖德萨(Odessa)地区。

    乌兹别克斯坦驻沪总领事阿戈扎姆赫德热耶夫(Saidkamol Agzamkhodjaev)则表示:“这个俱乐部的成立将有效地推进中国中小企业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商贸往来。”他认为,相较于政府主导的大型项目,中小企业的生意更具有自发性,因而更具活力。

    中国商人王海栋是俄通商务俱乐部的最初倡导者。

    旅俄14载,王海栋回国后创办了上海申莫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下称“申莫克”),并成为了上海俄语圈内知名人士。但近一年来,有两件事逐渐成为申莫克公司的心头之患——驶往俄罗斯的货车至今停运和人民币一路走高。

    从2011年中旬开始,销往俄罗斯的大量货物就被堵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边境上,至今没有好转。“三四个月都发不出货,全堵在国内的车站里。实际上往阿拉山口方向的货车已经停运了,现在哈萨克斯坦都不派车来接货了。”王海栋说。

    令中国外贸商雪上加霜的是人民币这一年来的持续走强。自中国人民银行4月份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区间扩大到1%以来,人民币汇价已经多次触及“涨停板”。特别是对于以现汇方式进行交易的外贸商来说,人民币兑美元已经涨到了6.2比1。“人民币升值,再加上成本的攀升,我们都打算改出口为进口了。”王海栋说。

    申莫克不是唯一一家感到中俄间外贸压力的中国公司。包括上汽在内的多家国企也在寻求通过俄通商务俱乐部的平台,能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找到解决跨国贸易摩擦的途径。

    哈萨克斯坦驻沪总领事柯依舍巴耶夫·哈比特(Gabit Koishibayev)向记者表示,他已经获悉中国商人对于两国边贸不畅的抱怨,他将会向哈方商务部等予以反映。

    正是中国商界和外方政界之间的共同诉求促成了俄通商务俱乐部的成立。俄通商务俱乐部计划每年轮流举办会员国的经济专场活动,同时帮助会员国代表团赴沪与中国企业对接。

    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以及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然而,在争夺中国市场和投资上,俄罗斯以及“上合”相关国家远不及美国和欧洲。

    “这样的局面将会得到改善,因为中亚地区对于发展我国的安全、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副研究员李立凡说。(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