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亚洲时报在线5月17日发表题为《反华情绪威胁吉尔吉斯斯坦铁路线的推进》的文章,作者为福济尔・马什拉布。文章摘编如下:
文章称,吉尔吉斯斯坦与北京的关系自其1991年独立以来从未一帆风顺过。在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推动下,两国关系变得密切起来。然而,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历史遗留的领土争议以及越来越多的经济控制和中国移民导致吉尔吉斯人原本就很强烈的恐华情绪日益增长。
文章称,作为唯一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向该地区市场渗透的重要门户。这有助于解决80万吉尔吉斯人的就业问题,并大大增加该国的关税、过境费等政府税费收入。很多吉尔吉斯人通过把中国商品转销往周边国家获得暴利,成为新富。
吉尔吉斯斯坦还迎来数十万中国商人。不管是修建公路、开设工厂还是铺设输电线路,每个重大中国投资项目都会带来数千中国人。吉司法部说,目前该国约有9万名非法滞留的中国人。这让移民成了一个危险问题。此外,数十万吉尔吉斯人被迫前往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找工作,让问题更加严重。
文章指出,两国严重的人口和经济不平衡和中亚国家关于历史上中国入侵的民间传言为吉各种国家主义、伪爱国主义激进组织提供了强大论据,他们大张旗鼓地宣扬,中国即将对这个国土面积仅相当于叙利亚或华盛顿州的内陆小国进行殖民。
反华情绪抬头可能让去年上任的吉总统阿坦巴耶夫最近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他和他的政府希望振兴连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3国的战略铁路项目,该项目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来了。阿坦巴耶夫把该线路的建成列为他总统任期内的首要任务。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线将为中亚地缘政治的巨大变化铺路,其影响将辐射到更远的地区。文章援引吉观察人士的观点称,再次抬头的反华情绪可能会危及两国间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星岛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