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举行总统大选
发布时间: 2011-10-31 浏览次数: 19

    当地时间10月30日19时,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选举投票结束。根据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共有153.4万名选民在全国各地2289个投票站参加投票,从16名候选人中选出该国独立后的第三位总统,投票率为50.58%。这是自去年4月巴基耶夫政权解体后举行的首次总统选举,也是该国为完善国家政权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民众普遍期待新总统能将国家带上稳定发展之路。

    即将卸任的过渡时期临时总统奥通巴耶娃28日发表电视讲话指出,随着新总统的产生,国家过渡时期将宣告结束。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办公厅主任卡普塔加耶夫认为,此次总统选举将奠定政权实现和平交接的基础。

  此次吉总统选举共有83人报名参加,24人获得中央选举委员会的最终注册,部分注册候选人先后宣布退出选举。据选前民调显示,现总理、社会民主党领导人阿坦巴耶夫、统一吉尔吉斯斯坦党议会党团领袖马杜马罗夫和故乡党领导人塔希耶夫获得的支持率较高。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总统选举的竞争将主要在被称为北方利益代表的阿坦巴耶夫和南方利益代表的马杜马罗夫之间展开。

  根据去年6月通过的新宪法,获得50%以上选票的候选人将当选总统。如果没有任何一名候选人得票率超过50%,得票率位于前两位的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第二轮投票中,赢得50%以上选票的候选人将胜出。总统任期为6年,不得连任。

  记者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采访时了解到,北方地区选民对现总理阿坦巴耶夫的支持率较高。另一位候选人马杜马罗夫曾在巴基耶夫政权时期担任过副总理、安全会议秘书等职务,其个人观点被认为带有民族主义倾向,其选民基础主要集中于南方。吉尔吉斯斯坦前景基金会主席波加特列夫告诉记者,两位有实力的竞争者在对外关系上都持与俄保持密切关系的立场,在对美军基地问题上也都认为应遵守现有协议。相比较而言,阿坦巴耶夫的对外政策相对多元化。波加特列夫认为,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是近邻,两国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因此无论哪位候选人当选,吉中睦邻友好的大势都不会改变。

  对于此次选举结果,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战略预测与评估研究所前所长马萨乌洛夫对本报记者表示,阿坦巴耶夫虽然在选民支持率上略占优势,但要在第一轮投票即取得选举胜利还有不小难度。如果进入第二轮投票,那么总统选举将变为南北方利益代表间的争夺,届时来自南方的两位主要候选人马杜马罗夫和塔希耶夫的选票将形成合力,选举结果将很难预测。

  日前,多位候选人在电视辩论中公开表示,如果他们对选举结果不满意,将发动支持者走上街头。为了确保选举顺利举行,吉尔吉斯斯坦强力部门从10月初起就提高了警戒级别,并加强了边境地区的守卫。此外,吉政府还调集6500名内务部警力以及1.4万名志愿者保障选举期间的社会稳定。奥通巴耶娃曾召集包括军队、警察、安全等部门在内的强力部门领导共同商定应对国内突发事件预案。吉尔吉斯斯坦政治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伊布拉伊莫夫认为,维护社会稳定是各派政治力量的共识。如果选举能够保证公正、透明,那么选举后即使会出现一定规模的抗议活动,引发大规模骚乱事件的可能性不大。

  比什凯克市民图尔贡拜在位于该市的第1322号投票站对记者说,他将把选票投给能对国家和人民承担起更多责任的人。他说,人民已经厌倦了动荡。(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