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维护地区稳定 深化务实合作
发布时间: 2011-05-19 浏览次数: 22

    今年6月15日是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立10周年。回顾总结该组织成立以来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提出未来10年发展目标,成为日前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重要议题。

  上合组织成立10年来的发展轨迹与地区和国际形势息息相关。成立之初,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6国元首就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9·11”事件之后,成员国之间的反恐合作继续加强,进一步增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如今,在中亚地区继续加强国际反恐合作,进行反恐军事交流、展开反恐协同行动、协调反恐决策依然是上合组织框架内各成员国与观察员国军事合作的主要内容,这一方针和决策没有改变。

  本月上旬有关成员国与观察员国在中国新疆喀什进行了代号为“天山—2号(2011)”的联合反恐演习。从上合组织反恐合作机制看,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是不断加强军事安全合作的具体行动。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每年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延续下来,形成了一定形式的制度化。  

  然而,上合组织并不是一个军事同盟或准军事同盟。上合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在“上海精神”引导下,上合组织的宗旨定位是追求共同发展和共同安全,从未放弃“不结盟”的政治定位。各成员国都把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当成首选,经济合作正成为该组织内部最重要的工作领域。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军事安全合作不具备威胁性,也不会因外部军事威胁或应对自卫为根据改变其地区性安全组织的性质。    

  近年来,上合组织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而经贸、文化与军事合作逐渐成为核心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上合组织各成员国致力于推动本地区经济稳定发展,成员国彼此间经贸联系日趋紧密,通过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为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上合组织个性鲜明,它的性质定位是区域性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包括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多领域的合作;思维定位是以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为前提的军事安全合作理念,彻底摈弃冷战思维。恰恰因为开放、合作、不针对第三方等特点,上合组织对外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合作伙伴日益增多。这不仅使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进一步提升,也为未来上合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展合作空间奠定了基础。  

  人们注意到,在此次外长理事会会议上中国外长提出了就未来10年发展设定目标建议,将突出建立务实伙伴关系网络等内容。未来10年,经济合作不仅是各成员国的自然需求,也大有潜力可挖。强化经济职能,深化人文交流等将成为未来10年重要的发展方向。(人民网-人民日报)